第89章(2/2)
阿朝的一年四季第89章:
“这是我大哥昨夜从工坊拿回来的月饼,让我们尝尝鲜的,我想着还没与你一块吃过月饼就拿来了。”
商量好合作事宜,李家工坊便开始采买材料制作月饼。他们从庄子上回来就吃上了最鲜的月饼。
阿朝眼睛一亮,伸手接过油纸,心里也暖融融的:“襄哥儿,你也太好了,这月饼贵不贵啊?我先前吃月饼都不是这个味的,想来挺贵的吧。”
月饼材料扎实,就算是最便宜的五仁馅,都要二十五文钱一个。且月饼都还没有半个巴掌大。
他往年在王家也只能尝个味。
“不省的。”自家工坊的月饼,李襄也没打听过多少钱,从竹篮内拿出干净的小刀,将月饼轻轻切成两半。“我们一块吃就是了。”
小刀和叉子都是月饼配套的。
金黄的莲蓉裹着油亮的咸蛋黄露出来,香气瞬间漫开,引得阿朝忍不住咽了咽口水。
李襄一分为二没有继续切,问:“阿朝,你喜欢拿着一半吃还是切成一小块吃啊。我大哥说,月饼最好切成一小块配茶水吃,不容易腻。”
“那边按你大哥说的吧。”阿朝想了想回答。
什么时候,他也能吃上这般精细的月饼了。
巴掌大的月饼被分成八块,李襄分了叉子给阿朝,“快吃吧,我都要忍不住了。”
阿朝用叉子戳了一块放进嘴里,莲蓉细腻绵密,甜而不腻,咸蛋黄的咸香恰到好处地中和了甜味,饼皮则酥得掉渣,满口都是醇厚的香气。
他眼睛弯成了月牙,“好好吃,比我之前中秋吃的月饼还要香。”
李襄也吃得一脸满足,嘴角沾了点莲蓉也没察觉:“我大哥说,今年的月饼是用新采的莲子做的,蛋黄也是挑的大个的咸蛋黄。”
阿朝点擦了嘴角的饼屑:“怪不得这般好吃。”望着天边渐渐染上橘红的晚霞,感慨:“这么一算,竟也快到中秋了。”
去年这个时候,他还在王家洗衣做饭,王家人赏月,他洗碗。
这么一晃眼,他都嫁人了。
“对啊,快到中秋。”李襄晃着脚丫回忆:“城里中秋可热闹了,去年中秋和娘去西市看花灯。还没到街口,就能看见亮堂堂的一条街,一进去,里头有各式各样的花灯,我最喜欢走马灯了,灯壁上画着《嫦娥奔月》的故事,烛火一烧,里面的嫦娥就像真的在月亮上飘着似的,那个时候我站在原地看,都舍不得走呢。”
他说着手舞足蹈地比划起来,眼睛里满是光亮:“之后我娘拉着我走,街边有杂耍班子表演,翻跟头的师傅穿着绣金边的短打,耍流星锤的能让铁球在手里转着圈不落地,最厉害的是踩高跷的师傅,木跷上还雕着花纹,踩着比我还高的木跷,竟还能从食盒里拿桂花糖分给围观的人。我当时站在娘身边,师傅看我是个小哥儿,还特意多给了我两颗,甜得我连吃了两个月饼都不觉得腻……”
李襄顿了顿,语气里添了几分期待:“总之热闹着呢,到时候我们一块去吧,我给你猜灯谜,赢东西回来。”
阿朝听着他的描述,眼前仿佛也浮现出京都中秋的热闹景象,“可不成,中秋我要和夫子一块的,你们中秋也要跟自家人一块不是吗?若是在街上遇到的话,我们再一块去玩吧,若是遇不到就算。”
今年的中秋,他计划和夫子一块过的。
闻言,李襄也没有生气,晃着脚丫继续念叨:“也成,我娘叮嘱我了,你跟谢大哥往后过节该是两个人的,让我不要打扰你。”
两个人一边说一边吃,月饼就吃完了。
“师娘倒是会想。”阿朝说罢,喝茶水漱漱口,“走吧,我们去洗手把山楂弄完。”
处理完山楂,两个人一块去庖屋,阿朝把山楂倒进砂锅里,加了些冰糖和清水,小火慢慢煮。
李襄跟在他身边,站在灶台边,看着锅里的山楂渐渐变软,汤汁也变得浓稠,忍不住问:“阿朝,煮好之后,是不是还要晒呀?”
“对呀。”阿朝搅了搅锅里的山楂,“等煮到山楂变软,裹上糖汁,就捞出来放在竹筛上,放在院子里晒几天,晒到半干,就成山楂脯了。到时候咱们装在罐子里,冬天想吃的时候,拿出来就能吃,配着热茶,可舒服了。”
李襄听得向往,拉着阿朝的衣袖:“那我明天还来帮你晒好不好?我保证不偷懒,还会帮你看着,不让小鸟来偷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