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(1/2)
阿朝的一年四季第26章:
他的厨艺是王老太太教的,虽然不算特别好,但做出来的饭菜却十分可口。他先把米淘好,放进铁锅里煮着,然后又去菜地里摘了些青菜,洗干净后切成段,准备做一个清炒青菜。
接着,他又从柜子里拿出一块腊肉,切成片,准备做一个腊肉炒笋干。
要不是另外两房的人都去赶集,他可不敢这般奢侈吃腊肉。
很快,饭菜就做好了。阿朝把饭菜端到院子里的石桌上,王老爷子夫妇俩已经坐在那里等着了。
三人坐在院子里,一边吃饭,一边聊天。
只要有赶集日,王家的人去了集市,多是夜里才回来。
王老太太夹了一口腊肉炒笋干,尝了尝,笑着说道:“阿朝的手艺越来越好了,比你外祖父做的好吃多了,往后也不省的便宜了哪家汉子。”
不涉及到家中利益,他们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。
阿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“外祖母,您喜欢吃就多吃点。”
吃完饭,阿朝收拾好碗筷,又去洗碗。洗完碗,他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,看着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。
老槐树枝繁叶茂,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,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。
另一边,谢临洲还没听完阿朝的话,就被青砚驾驭的马车载走,后者可不是没分寸的人。
他问:“方才可是发生什么事?马车怎么突然动了?”
青砚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,“公子你忘了,这马车是国子监的,国子监的马一向傲的很,方才若不是我牵制住,这马车已经跑十里地远。”
今日早出门时,没驾驭马车。他们往常上值都是从家中走来,路程不远,早上走走就当锻炼。
主要是他们两个人都忘却了早上下值后要去谈生意的事情。
谢临洲了然,靠在软垫上,思索着什么。
青砚坐在前面驾车,余光瞥见自家公子神色有些异样,忍不住开口问道:“先生,方才在国子监门口,您好像和那位小哥儿聊得挺投机,可是有什么事?”
谢临洲闻言,回过神来,唇角勾起一抹笑,“也没甚大事,不过是约定请他吃糖葫芦罢了。”
青砚听了,心里也泛起几分好奇,“公子,少见的很,竟然请小哥儿吃东西。若被小瞳那家伙晓得了,还不得说的整个谢府都知晓。”
小瞳性子活跃。
谢临洲摆了摆手,“莫要让他知晓了。”
青砚道:“成成成,我不说。”
一路无言,马车迎着日光往城南的‘醉仙楼’而去。
醉仙楼是京都有名的老字号酒楼,朱漆大门上挂着烫金匾额,门口小厮见青砚驾驭着的马车停下,连忙上前躬身引路。
小厮闲着搭话:“许久没见谢夫子来了?可是国子监内的课业太忙?”
谢临洲脾气好,对他们这等下人也不会耍脾气。他浅笑,答:“是有一段时日没来了。听闻醉仙楼内出了新的菜品,介绍介绍。”
小厮一边介绍一边引路。
踏入楼内,一股混合着酒香与菜肴香气的暖雾扑面而来,一楼大堂里,食客们成群围坐,谈笑声、骰子碰撞声与店小二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,热闹却不嘈杂。
二楼是雅间,雕花木门隔开了外界的喧嚣,窗边摆着青瓷瓶,插着几枝新鲜的红梅,透着几分雅致。
谢忠已在预定的‘松鹤厅’等候,见谢临洲进来,忙起身行礼:“公子,柳老板路上出了点事儿还未到,小的已让人备了您常喝的碧螺春。”
谢临洲颔首,在靠窗的梨花木椅上坐下,目光透过雕花木窗望向楼外。
他没有最爱喝的茶,每天喝的茶都看心情,下面的人也难揣测到他的心思。
楼下是车水马龙的街道,叫卖声此起彼伏,不远处便是柳记香胰铺的店面,门庭若市,几个伙计正忙着给排队的顾客递货,可见柳记生意之兴旺。
“谢公子,谢管事久等久等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